10月20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云南海埂會堂,舉行云南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專場,介紹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以下為云南省財政廳就
財政支持"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
工作情況答記者問
↓↓↓
昆明日報記者:“十四五”期間,云南財政多渠道籌措資金,持續加力支持農業農村發展。請問,這些措施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有怎樣的成效?謝謝。
云南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蘇建宏:謝謝你對財政投入情況的關注。總的來說,“十四五”期間,各級財政部門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工作要求,錨定建設“特色農業強省”目標,多措并舉支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并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我分別從兩個方面作一個介紹。
支持措施主要體現為三個大的方面:
一是從投入力度和強度來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財政預算優先保障。全省農林水支出五年累計達4398.9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14.07%,超全國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在周邊省份中保持第一。其中:累計爭取中央銜接資金876.08億元,連續五年全國第一;省本級財政安排銜接資金394億元,居各省省級資金規模第一。
二是從投入的重點來看,聚焦“1+10+3”高原特色農業強化產業投入。五年安排資金1351.72億元,支持打好高原特色農業王牌。其中:安排資金600.65億元支持糧食安全生產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中央和省級銜接資金投入產業項目706.99億元,支持聯農帶農富農產業發展;設立并安排省級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專項資金29.21億元,支持設施農業、完善全產業鏈的發展;爭取中央資金14.87億元支持農業產業融合發展。
三是從投入的方式來看,運用多種政策工具組合放大投入效應。其中,切塊安排銜接資金21.79億元,支持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374.89億元,居全國第二位;累計對農業企業貼息1.5億元,支持企業777家、撬動企業新增貸款141.4億元;安排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獎補資金14.77億元,支持省農擔公司為市場主體提供擔保直接融資611億元,業務規模居全國前列;安排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56.2億元,為全省2890.3萬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同時,設立規模30億元以上的農業股權投資基金,引領帶動農業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取得成效可從三個方面來看:
一是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和糧食安全生產的底線,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實現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7%;與此同時,通過強化聯農帶農機制,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0%,2024年為17450元。
二是促進了基層黨的建設不斷加強,黨建引領、農民主體作用和內生動力持續迸發,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全省村均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2024年為39.24萬元,年均增長31.8%;19.5萬名群眾代表積極參與村級民主議事,實施村級公益事業。
三是基本形成了“政銀擔保投”共同組合的農業產業多元投入機制,資金績效管理水平持續提升,財政“三農”投入總量繼2020年之后2024年再破千億,全省銜接資金國家績效評價考核連續兩年獲A等次,中央獎勵資金5.9億元。
下一步,省財政廳將錨定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持續做好資金籌措、使用和監管“三篇文章”,為打好高原特色農業王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財政貢獻。謝謝!
來源:云南省網上新聞發布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