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云南日報》對云南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在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效進行深度報道。
該篇新聞報道重點展示了云南農擔如何通過創新金融擔保服務,精準破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有效激發農業產業發展活力。報道充分肯定了公司扛牢政策性擔保責任,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篇章所貢獻的“農擔力量”。
現將報道全文分享,誠邀您共同關注云南農擔公司在賦能云嶺鄉村全面振興道路上的新實踐與新作為。
秋日的香格里拉五境鄉雪山牧場格外漂亮,牧民農布正在新擴建的飼料加工廠里忙碌著。就在農布為黑山羊養殖規模擴大所需的資金發愁時,云南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迪慶辦事處工作人員翻越海拔3100多米的雪山實地調研,快速審核發放擔保貸款,合作社養殖規模從1140只躍升至3500只,帶動60余戶殘疾人家庭年均增收超過3萬元,成為雪域高原上的“希望擺渡人”。
歷經九載深耕“三農”,云南農擔交出亮眼答卷——累計擔保業務規模突破600億元大關,惠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近20萬戶,公司擔保規模已躋身全國33家省級農擔公司第一梯隊。截至2025年8月底,在保金額198.28億元,凈資產放大倍數6.39倍,均位列全國第六,并獲中央及省級財政的獎補資金支持。
作為全面落實中央和云南省級財政支農惠農政策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云南農擔公司不僅提供融資擔保資金支持,更陪伴一個個小微企業、家庭農場、致富帶頭人成長。在晉寧區,花卉種植戶張良曾因種植花田土壤板結、病蟲害頻發陷入生產困境。云南農擔公司首次擔保貸款300萬元后,連續7年的擔保貸款支持,助力其年銷售收入從1000萬元飆升至7000萬元,帶動236戶社員種植2100畝,戶均年收入達20萬元。在西疇縣,西疇縣嫩妖妖豆制品公司負責人劉禹丹返鄉創業,打造豆制品標準化生產線,云南農擔公司文山辦事處聯合農信社提供200萬元“農擔快捷貸”,2025年公司建成10余條智能化生產線,產品銷往全國,預計未來將帶動產業鏈創收2500萬元。
緊扣省委、省政府高原特色現代農業“1+10+3”重點產業布局,云南農擔以產品創新打通農業融資堵點,聯合金融機構、省級部門開發“花卉貸”“三七貸”“金膠貸”“蔗農貸”等特色產業擔保產品,推出“云嶺振興貸”“云嶺興滇貸”系列涉農數字擔保金融產品,精準匹配我省農業產業融資需求。截至目前,其擔保業務已實現全省129個縣(市、區)全覆蓋,累計為糧食、蔬果、花卉、咖啡、茶葉、中藥材等重點農業產業擔保貸款336億元,占總體業務規模的55.33%,為全省各地因地制宜興農、強縣、富民一體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為有效緩解“融資貴”,云南農擔公司實行“零費率”惠農政策降本增效,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云南優潤農業創始人孔德黍構建生態黃瓜全產業鏈,覆蓋3000余畝基地,帶動3000余名農民就業,但因缺乏抵押物擴張遇阻。云南農擔公司曲靖辦事處聯合宣威農信社,快速審批300萬元“零費率”擔保貸款,為其節約成本7.2萬元。資金助力企業新增基地1500畝,完善50畝育苗設施,預計2025年產值超過1.2億元,拉動上下游產業2000萬元產值,新增就業崗位1000個。
目前,云南農擔公司已在全省設立43個分支機構,公司75%的工作人員下沉基層一線,聯合合作銀行走進田間地頭提供便捷服務。為讓廣大農業經營主體“輕裝上陣”,公司堅持不以營利為目的,讓利于農,擔保費率不超過0.8%,對建立30%風險分擔機制的縣(市、區)實行“零費率”惠農政策。截至2025年8月底,全省實現“零費率”的縣(市、區)達106個,6505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享受“零費率”政策,共免除擔保費1.3億元,實現融資近80億元。當前,云南農擔公司平均擔保費率僅0.16%,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農業綜合融資成本為3.68%,有效降低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成本,減輕農民負擔。
下一步,云南農擔公司將協同優化“政銀擔保投”政策組合拳,全力支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王牌”打造,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以實際行動回答好“群眾持續增收之問”,為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更多農擔力量。
來源:云南日報